據統計,中國教育培訓產業的宏觀總需求達到1.8萬億元,除去正規的學校教育(大約占60%,折合1.08萬億)之后,市場化培訓需求達到7200億元。而截至2011年8月5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教育企業有11家,總市值約為70億美元。這11家上市企業當中9家企業均有開展網絡教育業務,并且覆蓋了育兒教育、升學考試輔導、語言培訓、網絡高等教育、職業認證培訓、企業E-learning和網絡教育服務等領域。根據公開財務數據,以上9家企業2010年網絡教育業務的營收超過了1.4677億美元。
以上數字來自2010年的統計,這些數字表明網絡教育在國內已發展很久,并且擁有了一定的市場空間。
時間指向了2012年末,經歷了團購、電商洗禮的投資領域,在關注移動互聯網的同時,又將視角重新轉向了網絡教育領域。幾乎于此同步,創業者的興奮點也轉移到了網絡課程上,大量的新興網絡教育項目不斷涌現。一時間網絡教育成為投資經理、創投媒體的熱點話題。這對于經濟趨冷的市場環境而言,究竟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發展機遇,還是一個復蘇的泡沫呢?
“教育模式的PK與行業發展”,一個偽命題。
命題之偽,往往不在于命題本身的探討過程,而在于命題與結論是不相干的。正如比較漢堡包與涮羊肉的口味優劣,無法證明快餐行業的發展趨勢一樣。如果說網絡教育將成為未來教育的一大趨勢,這不是實體課堂與虛擬課堂的教學效果的PK結論,更不是企業和資本推動的產物,甚至不是當前市場終端客戶的態度結果。社會文明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切顛覆性的商業模式或產品,都是社會變革的產物。
我們普遍承認,最好的教學模式是師父帶徒弟,口傳心受,教育的歷史也由此開始。這種方式教學效果雖好,但教育對象有限,于是形成了課堂。隨著全社會教育需求的產生,不同課堂的教材、教法、教師、考試被標準化,于是社會產生了規模化教育。這個過程與工業化進程何其相似:由作坊、工廠到全球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隨著信息化對社會的提速,互聯網對于工業和商業流轉也加快了速度,人們的生活需求又增加了一個效率維度。教育也是如此,實現了規模化教育后,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信息獲取乃至教育的速度需求也在提高,而互聯網恰恰扮演了相同的角色。
因此,如果說網絡教育的大趨勢即將到來,而且趨勢不可逆轉的話,絕不是因為網絡課堂與線下教育PK了教育效果,而是社會變革對教育效率的剛性需求的產物。在這個過程中,教育效果只是個必要條件而已。換言之,社會在被效率優勢所吸引的同時,只要網絡教育效果達到了一定的標準,網絡教育行業發展的趨勢就不可逆轉。因為歷史表明,教育模式的進化中第一因素就是規模化和效率,而效果只是演變中的底線,即便超越了底線,補救也是個技術層面的問題。
時不利兮騅不逝與忽如一夜春風來
早在十多年前,網絡教育在中國就開始了起步。正保遠程教育、新東方在線、環球職業教育在線、學易網校,這些優質的教育機構有的在美國上市,有的由大品牌推動,有的獲得了大量的VC資金注入。但是時至今日,投資圈里談到網絡教育行業的時候,仍然用“貧瘠”來形容當前的行業規模,甚至直接提出了“為什么這么多年行業還沒有發展起來”,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深入分析。
正如前文提到的,網絡教育行業的發展是社會變革的選擇,而不是企業和和資本的意志。大環境在當時尚未成熟,社會變革尚未到位,提前進入的企業難免有成為先驅之虞。
過去的十幾年,是中國教育培訓領域產業化發展的黃金階段,大量的教育機構產生并進行激烈的市場爭奪。當時互聯網環境尚未完善,而教育機構本身不具備互聯網基因,因此從外在環境、企業自身乃至利益牽引等多方面考慮,教育投資主要集中在線下教學領域,資本和企業對此趨之若鶩。對于公眾而言,上網環境、網絡速度、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因素遠未成熟,在一個電商都不怎么被認可的年代,網絡教育很難具備其發展的先決條件。因此,任由經理人推動、資本的支撐,“時不利兮騅不逝”,網絡教育在過去的十年沒有獲得大的發展。
隨著線下教育機構兼并的結束,線下教育的機會已經寥寥無幾,領域內的企業家開始把眼光放在了互聯網。而恰恰此時,全國性的網絡覆蓋、網絡提速、網絡支付的完善、公眾網絡生活習慣、90后成長為消費主力軍、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等等背景環境,都為網絡教育提供了極大的利好消息。忽如一夜春風來,客觀條件的成熟,釋放了市場上極大的消費熱情,各種有利條件相遇,網絡教育即將迎來黃金期。
還是得PK一下
正如前文所述,網絡教育的發展是社會對教育效率需求的產物,網絡教育必然有明顯超越傳統教育模式的優勢,社會需求才會得以釋放。
第一,對于欠缺優質師資的地域,網絡教育滿足學生對名師的要求;
第二,網絡教育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可以聽課;
第三,網絡教育無交通成本,任何地點都可以聽課;
第四,多數網絡課程可以提前試聽,減小了學員的機會成本;
第五,網絡課程可以反復聽課,不必擔心在課堂上打斷教師的思路,這是網絡課程優于面授課程之處;
第六,網絡課程價格普遍便宜;
諸多PK的結果,即是在網絡教育行業未能發展時,仍然保持數億元市場規模的原因,我們相信,這些優勢作為網絡教育的基因,隨著市場環境的成熟,將越來越對行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行業現實與互聯網基因
對于所有網絡教育的創業者而言,當前的時機是幸運的。面向這么大的市場,各種必要條件已經具備,而行業壟斷尚未形成。
網絡教育可以分割為職業培訓、高等教育、K12教育三大板塊,這三大板塊中已經出現了一些知名企業。例如環球網校對于建筑工程,中華會計網校對于會計培訓,華圖網校對于公務員,新東方在線對于英語培訓,四中、學而思網校對于K12,諸多的大學網院對于高等教育。雖然從表面上看,已經出現了如此多的品牌,而實質上,市場空間遠未飽和,大有可為之處。
從市場空間上,目前的網校數量遠遠不足,這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從學科角度,僅就網校網(wangxiaowang.com)收錄的將近300個學科中,也有大部分學科區域未產生有力的競爭者。而公眾學習角度之廣更是遠遠超越了這個學科數字。當前的競爭對手,其教育產品形態同質化嚴重,網頁設計大多停留在web1.0時代,這為后來者提供了相當大的競爭余地。
網絡教育的關鍵因素有三點,即“服務質量”,“產品體驗”,“教育機構的互聯網基因”。
互聯網教育的實質仍然是一種“人對人的服務”,而這種服務依托于互聯網工具,互聯網工具雖然提高了服務效率,但拉遠了人的距離。因此,網絡教育學員最需要的,同時也是最敏感的,就是個人對服務的體驗度,例如視頻課程之外的服務質量、答疑速度、問題響應時間等等。這是網校網與眾多用戶接觸后體會最深的之處,也是網絡教育機構未來致勝的關鍵點之一。
當前的網絡教育機構普遍采用的方式是課程錄像教學,如何模擬真實的課堂授課,例如學生討論、學生舉手、紀律管理、界面的UE等等。這是網絡教育產品的重點。
互聯網教育機構自身,擁有“教育機構”和“互聯網”兩重基因,而傳統的網校大多是教育機構轉型設立,互聯網僅僅被作為授課手段和傳播手段。教育機構的互聯網基因問題,這是當前行業發展的大問題。教育機構的互聯網企業化,這對每個網校都是個挑戰,這涉及網站產品設計、技術重心、推廣傳播、客戶服務乃至人力資源配置等多方面工作。而這個挑戰,恰恰是網絡教育的挑戰者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