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教育局局長 朱世澤
當河南濮陽市南樂縣西邵鄉中心小學王瑞端老師在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九寨溝》一文時,在終端電腦上輸入“九寨溝”進行搜索后,教室的大屏幕上迅速將九寨溝的概況和圖片展現出來,一張張精美的圖片吸引了學生。有的說:“九寨溝像童話世界!”有的說:“我們的祖國好美啊!”
這是日前濮陽市實施“網絡班班通”工程后農村學校課堂的一個場景。
清豐縣老教師趙楠過去上課總是提著小黑板,現在上課背上了筆記本電腦,他成為學校電子備課室出現次數最多的教師。趙楠說:“學校建成‘網絡班班通’以后,優質教學資源明顯豐富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
濮陽市地處黃河灘區,轄五縣兩區,其中3個是國家級、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師資力量和現代化教學設施等優質教育資源多集中于城市。自2010年以來,濮陽市以教育信息化作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突破口,大力實施“網絡班班通”,努力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有效促進了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城鄉教育發展失衡,嚴重阻礙了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一定要想辦法讓農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樣,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一片藍天。”2010年年初,由濮陽市委副秘書長調任市教育局局長的朱世澤,經過一個月的深入調研,對發展農村教育、促進全市教育均衡發展理出了思路:通過實施中小學“網絡班班通”工程,3年籌資1.5億元,以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標準將教育網聯通全市每所學校的每個班級,配備標準化終端設備,實現校校、班班多媒體教學和網絡環境下教學。
濮陽市把“網絡班班通”工程列為政府為民辦的10件實事之一,成立了“網絡班班通”工程領導小組,組織了技術服務、專家研發、資源建設等團隊。濮陽市集中使用從公用經費中列支的信息技術教育費,還規定教育費附加、專項經費、生均公用經費、課本費結余資金全部用于中小學該項工程建設。目前,該市實現“網絡班班通”的教學班已達7800多個,占全市教學班一半以上,全市已注冊網絡備課教師1800多人,備課教研組400多個,涉及學校300多所。9月1日新學年,網絡備課平臺將在全市全面推廣使用。今年年底“網絡班班通”將實現工程總量的80%。
濮陽市教育信息中心姚繼紅說,把全市最優秀教師的最好的課,錄制下來,放在教育網上,供全市教師觀摩學習和學生預習、查漏補缺。已錄制的2000多節課程,讓全市廣大師生非常滿意。
“網絡班班通”工程的實施,使濮陽市農村學校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南樂縣西邵鄉一中前幾年只有600多名學生,實施“網絡班班通”后,學生出現回流現象,在校生增加到如今的1260人。
臺前縣吳壩鄉姜莊小學四年級一班學生姜曉靜在上完“同步課堂”的英語課后寫道:“英語課使我了解到外國小朋友的學習、生活,學會了唱英語歌曲,英語課原來是可以這樣上的!”